中元节,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鬼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按照习俗,今天老百姓会祭祀祖宗先人,道教会建醮祈祷,佛教也会放焰口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节本来是新米成熟,所以先拿来给祖先尝尝的活动,体现了中华习俗中“事死如事生”的精神,本是最大最隆重的祭祀日,因为今天大家都祭祀祖先,地府自然也要考虑民意,鬼门大开,将鬼魂们都放出来受供。

后来各宗教在此基础上又有阐扬,大意都是不离慈悲发心,给无人供养的孤魂野鬼们提供些吃喝用度,以作安慰,当然再进一步的话,就是为这些阴灵们做超度,让他们尽快离苦得乐。

传统中讲“事死如事生”,即把死去的人像还活着时一样对待,新米收成了,自然要先给家中的长辈们尝尝,而那些无人供养的孤魂野鬼们,如果只是眼巴巴看着多可怜,所以也要做法事给他们布施一些。

我们这边上坟的风俗中,除了要在坟前画个圈不让供养的东西被人抢走之外,还会在圈外烧些纸供养些东西给亡人的邻居们和过路的孤魂野鬼们,由此我们慈悲宽厚的民族性格可见一斑。

传统中国人对死亡与人死后归宿的看法是很清晰也很豁达的,重义轻生也是中华传统信条之一,只是到了近代之后,这些传承的智慧与精神一起都被砸烂扬弃,才造就了现代人贪生怕死、蝇营狗苟、极端卑微的生死观。

传统观念中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情,家乡村子里以前有位老太太,活到一百多岁还身体健康,后来把自己独自关在房间里饿死了,我初听到这事时相当愕然,后来修行路上慢慢思量,方才逐渐理解了老太太的想法。

在传统观念中,死是自然的,而不死是不自然的,死亡是完整生命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人们对死亡更多的不是恐惧感而是归宿感。

轮回观念和存在地府的观念历史久远,远远早于一切宗教,很早就是丧葬文化的一部分。

传统的丧事主体就是对故去之人的安抚、劝慰和送行,死亡在其间也是非常自然的概念,传统道教的超度也是一样,最大的意义是送行,让死去的人去该去的地方,不要滞留人间而影响活着的人的正常生活,这就是最好的归宿,比起宗教仪式中强调的一定要超度去西方极乐世界或者一定要炼度到南宫天界,这样也更自然和实际。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超度?

其实一般来讲去世的人都应超度一下,也就是送行的概念,这原本是葬礼的一部分,只是后来被作为糟粕给破除抛弃了,尤其意外横死、牵绊较多或已经出现现实问题的情况,更应做一下超度。

当然,超度也要选好途径,一般正式且正经的宫观寺院、民间的正统道坛、有道行的修行人都可以,但如果找的是酒肉和尚、江湖道士、骗子神婆,难免触怒鬼神,还不如不做了。

福生无量,道炁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