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一些风水理论,房子缺角一律按不吉论,有的流派还琢磨出了一套补角的方法,不同方位、卦位用的补角物品还不同。
花哨倒是够花哨了,可实践中验证往往并不准。
其实缺角也是要分情况辩证看的,不同的时空结构中,不能缺的地方也不一样,并不是一见到缺角就不好。
不然现代房子哪有不缺角的?也不妨碍照样有人做高官、富豪。
古时地多人少方便建筑,那时的房子自然以方正为主流,传统风水中的缺角理论有其存在前提,而现代商品房真正四方的很少,缺角已是常态,时空变化了,侧重点也不同了。
何况即使在古代,因势就形、风水上佳的房子也并不少见,而有些房子即使绝对方正,风水也未必就好,不应死板的认为缺角就是不吉。
古代的风水师也未必都是明白人,很多风水理论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一些奇谈怪论更是荒诞不经,当不得真。
总拿缺角这个话题来忽悠客户,是很多港台流派风水师的黔驴之技。因其自己是纯外行,只能用这些似是而非的伪理论来打个大数概率,忽悠大众。
缺角问题判断的大原则是:
当旺的位置缺损不吉;不旺不衰的位置缺不缺无所谓,影响不大;当衰的地方缺角反倒大多以吉论。
因为空亡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代表着能量的转化,在当衰的位置出现这条能量转化的通道,不但一点都不凶,运用得当的话还可以收到十分神奇之效果。
这是为什么有的房子缺角明显,却仍然发富发贵的根本风水原因。
至于方位旺衰的判断,则是理气核心之秘,就不宜在这里公开了。
各位内行人士可以按照自己所学对照实际情况,很容易就可以判断验证,而外行看看热闹就好了。
即使真的存在有影响的缺角,也并不一定就非要补。
缺角不等于这个角没了,且能量也并非减弱了,只是存在和表现形式有了变化,调配得当反倒可以出奇制胜。
比如坤宫有缺角,缺得再大,坤宫也还在,不可能八卦变七卦,也不可能二十四山变二十三山,你看世界上发达过和正在发达的国家,有哪个的地域是方的?
何况人也不是正方形的,怎么可能只有居住于正方形的环境中才吉利?天人感应实现的路径并非如此。
如果综合分析确实需要补的,最佳的补角用品还是石头,尤其是泰山石。
其他千奇百怪的替代品也不是说就一定不行,但与泰山石这样真山真水的力量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要告诫客户,家里千万不要乱放石头和鱼缸,真山真水的力量太大,操作不当极易出问题。
补角用的泰山石也不能太大,一定是根据空间大小来权衡选用的,否则对健康会有负面影响。石头上的形状花纹也有一定讲究,须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并不是看着好看就行的。
当然如果用带有较高能量的合适物品,效果也一点不比真山真水差,但这种东子就只能有缘者方可得之了。
缺角的调配之法,大体不离补、泄、引、化四字。既要考虑形,也要考虑气,岂可简单机械地一补了之?
说完了技术层面,咱们再来聊聊背后的易理依据。
邵老夫子在《观易吟》里讲:“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说的是易的整体观,大到宇宙星球,小到芥子微尘,都是完整的个体,都具备了全息的时空属性,并不因其三维空间的体积大小和形状不同而有本质区别。
就像河出图洛出书,不能因为龟壳是一个平面就说九宫是平面的,也不能因为龙马背上的图案是方的就说九宫是方的。
一个房子也不会因为某个方位的角缺了,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房子了,对应方位的卦也不可能就没有了。
房子是什么形状的,九宫就是什么形状的,能量分布就是什么形状的,不会因为它不方正就缺掉一块。
人体也不是方的,中国的版图也不是方的,这并不妨碍人的生存和中国的强大。
风水要调控的和最终起作用的是能量。
这个房子只要还在三维世界里存在,其内部一定是有某种平衡机制的,反过来说,因为要达到这种平衡,在三维世界缺掉的部位反倒在另一个维度具有更强的能量,这其实也是风水化解的根本依据。
化解的作用是去引动这个隐性的能量,而非单纯去补充它,否则一块小小的泰山石怎么就能弥补远比它庞大的空间缺失?
再进一步讲,缺的部分可以看作空亡,空亡是时空的转化通道,其力量是最强大的,这一点在各类高层次术数体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色空不二,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高度,这是不变的真理。
至于“缺什么补什么”,并不是看表面而是看整体结构。
比如八字中表面看起来没有的五行,不一定是命主需要的五行,如果是忌神,那更是缺了更好,何必非得画蛇添足给补上。
再比如中医用药,也并不是哪方面有问题就用调整哪方面的药,而是要全面深入分析情况,在最适当的位置用力来推动整体的循环,不然只能是机械化了的庸医之法,失去了医的灵魂。
之所以类似的理论会流行,一方面是人心浮躁不求甚解之风流行,学知识总是停留在表面,无法得到真髓;另一方面是大众总是希求速效,宁可饮鸩止渴,也不愿意追本溯源。
无论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还是八卦,运行逻辑都是一个圆圈,只有放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之内、从一定的高度去做整体观察,才可以真正把握世界运行规律的脉络。
风水调理更是如此,一定是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做平衡调整,在整体结构中的关键点上施加影响,四两拨千斤,方可收到切实、长久之效验。